我们的故事¶
这篇介绍自己的文章规划了很久,首先不知大家是否爱看,同时也在斟酌如何让大家明白我们做BulletTech的动机和目标。最终我们决定用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聊聊这个团队和每个团队成员,这样的方式应该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请注意,文中使用“我们”代指团队,而“我”在每个小标题下代指标题中的人。
关于BulletTech¶
志同道合的人在特定契机下会聚在一起为相同的目标工作,将想法变为实际行动。对于我们,契机主要是家庭关系的变化、疫情的影响、行业大环境的变化、职业进程的改变、朋友来往等。这些事情让我们思考如何将自己所见所得分享给更多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同时也对自己进行一番历练,看看从零开始能否做点像样的东西出来。
由于团队成员都从事数据科学的工作,分享数据科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科技产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首选。不止于自媒体,更进一步的,我们希望能捣鼓出点实际的,打造一些解决日常生活痛点、有益身心健康的数据产品。在筹备项目时,我们制定了各个发展阶段的计划、研究了许多同类型的团队、搭建了团队协作的基础设施,在2021年5月23日正式开启了征途,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 创建高质量的科技&数据科学输出频道,分享实用、有趣的知识和技能
- 打造好用、有趣的数据产品,解决用户痛点
- 与更多的用户建立紧密连接、扩大对用户积极正面的影响
-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发展这项事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建立了如下渠道:
- GitHub,BulletTech Organization,在此我们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分享数据科学的知识&代码以及科技产品的体验
- Wechat微信公众号,BulletTech,主战场
- 知乎,BulletTech,内容分发渠道,将同步发表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
- 今日头条,BulletTech,内容分发渠道,将同步发表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
- CSDN,BulletTech,内容分发渠道,将同步发表微信公众号里偏技术型的文章
- 小红书,BulletTech,内容分发渠道,将同步发表微信公众号里的短视频
这些渠道的反馈对于我们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内容输出的重点将根据用户的声音进行快速调整,确保内容对大家是有用的。
Tina的故事¶
因为本科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学了四年下来,感觉这门专业很杂。既学了点计算机课程,又学些商业的课程,但自己并没有很精通任何一个方向,所以决定继续选择一个方向攻读研究生。回想起来感觉挺好笑的,最一开始我选择的是去美国读市场营销专业,当时就有一位前辈探讨时他教会我分析自身的利弊去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学了一些SQL课程和Java理论基础,感觉和代码打交道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甚至还能感觉到满足感,而学习市场营销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再结合对当时就业前景的分析,最终选择了商业分析与项目管理专业。其实商业分析与数据分析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我是如何一步一步与数据分析有更多的接触的呢?慢慢往下看咯。
我理解的商业分析是以商业业务为主导,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数据模型,可视化图形最终来预测商业的发展趋势或者有价值的商业见解。可是,数据分析就更偏向于数据结构,数据挖掘和数据清理等一些工作,更偏向于后端技术一点。在我潜意识里,我觉得技术好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所以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接触后者。之后自己不断地积累和学习那些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慢慢地踏上了这条路。也就是因为这些努力和机遇,自己有幸获得人生中第一份关于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大神们,多亏了他们的引领和指导,我才成了现在的我。
数据分析这领域于我而言,越接触越觉得它神秘,觉得它值得我不断地积累,探索,到底最终能抵达到哪里呢?我也不知道,先走着呗,路上遇到了一群小伙伴就一起走着,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尝试,很有可能我们就做成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何乐而不为呢!
Echo的故事¶
一直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的人。这一点也体现在了选专业上。本科懵懂地选了专业,读了统计学。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读下来感觉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索性坚持了下来,研究生读了应用统计和定量金融的双学位。也算是“科班出身”了。
真正体验到快乐,可能是学生时代参加了各种数学建模和统计建模竞赛。过程很痛苦,但是那种和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连肝三天,从选题到数据处理到讨论用什么模型怎么解决问题,再到模型实现和论文撰写,最后在死线前提交完结果,大睡一天。三四天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某年一道浴缸水温模型题,玩坏了全淘宝的卫浴客服(感兴趣的小伙伴请自行搜索“美赛+浴缸”)。那时仿佛能体验到,平常学的理论和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发挥出神奇的作用。冥冥之中也影响了最后的职业选择。
这些年大数据一派火热,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我就这么被裹挟着前行,毕业进了一家外企继续做数据分析。越来越觉得数据科学的魅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碰撞,数据来自于不同的业务,对业务数据的分析结果最终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应用的结果再作为输入反馈给分析,判断分析的好坏和做进一步改进,层层迭代,最终形成完美的闭环。
以前也很羡慕小伙伴有愿意为之燃烧热情和长久付出的爱好,但现在离读大学时刚接触统计学和数分已经八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忽然发现了细水长流的美好。这一路上非常幸运,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我想我还可以在这条路上走的再远一点。朋友们,一起吗?
Jeremy的故事¶
小的时候很爱玩,尤其对两件事情比较着迷,哪两件事呢?电脑游戏和围棋。喜欢电脑游戏大概是大部分男生的共通点吧,不多说了,而我大概就是又菜又爱玩的水平,WAR3没赢过中等难度电脑。 喜欢围棋是因为清楚地记得围棋老师跟我们说,围棋是非常复杂的游戏,有无数的变化,最厉害的电脑软件能下赢世界上最厉害的国际象棋选手,但是下不赢稍微厉害点的围棋业余爱好者。听完这番话我暗自下决心,有一天我也要让电脑尝尝被"人类支配的恐惧"。 后来,我确实有一段时间做到了下赢我能免费使用的最厉害的围棋软件——直到2016年Alpha-Go彻底支配了人类最顶尖的围棋职业选手,让我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从那时起,"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在我心里悄悄埋下了种子。
研究生时期,有幸学院里开设了数据科学相关的课程,我起初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参与的,因为没有什么编程基础,同时补线代概率论还要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一天天让我想直接从入门到放弃,好在有一群比我聪明勤奋的同学和我一起从零开始,在相互陪伴和讨论下不少人坚持了下来。研一结束时,只学了一门数据科学课的我决定试着找找相关岗位的实习。
但是我和科班出身的同学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弥补的。在找实习期间才发现数据科学相关的岗位门槛,不是一个三个月入门的我可以够得上的。退而求其次,我选择了先"入行",进入依托计算机和数据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的非技术岗位。我进入的公司不大但却"五脏俱全",不论哪个部门都有着一群专业,有趣,友好的同事。我也有幸能向算法/数据部门的同事甚至负责人请教问题,为自己之后的学习路线设计方向。
越是接触,越是发现这个数据科学是一片广阔且边缘在不断扩张的交叉领域。兜兜转转,我有幸来到了目前所在的金融行业公司做数据分析,然而即便是同一个title,公司内各位同事的工作性质也不尽相同。更让我惊喜的是,公司间同事的氛围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同学,遇到了不少抑或是有趣抑或是目标相近,经验丰富的同级同事和seniors。和他们工作中和工作外的交流,给我提供了不少专业上以及专业方向以外的指引,也让我自身的定位和对未来的规划渐渐清晰。
Void的故事¶
本科读的物理,修了金融的双学位,研究生依旧是经济大类。有着奇奇怪怪的复合背景,但似乎和写代码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是由于大四的时候做了一份量化投资私募的实习,从此便简单的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Quant。去过大大小小的私募、券商、基金实习,依旧是一个不会投资的小韭菜。只是觉得写代码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自己写的也不是太差,于是在最后一个暑期“艰难”转行。
虽然作为Quant的日常也有写代码、看paper,但从我有限的经历来看,还是很传统的互联网有许多不同。
- 数据量不算大。A股一共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无论高低频还是财报、行情数据甚至可以存在个人的电脑里。
- 方法论不同。
- 数据的大小允许做一些比较精细的特征工程。
- 会使用一些计量和统计的工具,如协整、协方差估计等等。
- fancy的模型未必有用。
- 缺少正反馈
以上只是一个门外汉的个人观点。可能是自己还没真正入行,总觉得量化有挺多屠龙之术,艺术大于科学。
逐渐觉得互联网的业务更有吸引力,能给你很明确的正反馈,就像玩游戏一样。转行的想法萌生的比较晚。虽然之前也有一些积累,会搭数据库,写了不少特征,也用各种模型斗胆在金融市场里做些许预测。但是转行的过程并不算十分顺利。最终,有幸加入一家外企做数据分析。认识了不少常联系的好朋友,开始了数据科学的职业生涯。
一路上得到了很多指导,很多帮助。感谢各位闪闪发光的小伙伴们的无私指导与真诚相助。过去的点点滴滴无论好坏都塑造成了如今的我。感谢所有经历。
袁子弹的故事¶
2011年读本科时,我主修土建大类下的给排水专业,那会儿兴这个,一到夏天城市被水淹了就能立马感受到这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狗头)。2015年来上海读研究生时,研究饮用水处理,那是学校最强的专业之一,导师也提供了很多研究和锻炼的机会,现在回首仍不甚感激。但彼时对计算机、互联网、数据科学不甚感冒,单纯不明觉厉。转机来源于研究生一年级的一些经历,当时有机会参与了一些工程公司的实习,渐渐地意识到工程设计、咨询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因为对我而言,那样的环境让人难以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每天去实习的路上,半路想掉头回学校,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应该做一些改变了。
很巧的是,上海有挺多互联网公司招收实习生。但对于毫无经验、专业背景毫不相关的我来说,刚开始去互联网创业公司做非技术岗的成功率更大,通过一番努力最终很幸运地进入了一家总部在美国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从事平台运营的工作。这里的工作体验和工程类公司大相径庭,由于是创业公司,身边的成员都能独当一面、甚至身兼数职。工作氛围十分灵活、敏捷,同事关系很融洽和简单,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同时,作为实习生,在这里的职责也十分多样和灵活,在线营销、宣传设计、编写代码,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需要什么就得学什么,这是我学生阶段工作最开心、最充实的时候,也是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加入这个新兴行业的关键时刻。但是伴随着创业公司的,往往还有变化,公司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的更迭让我难以短时间内适应,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前往下一站。
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了一家规模更大的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实习生。这里的工作更加规范和明确,工作主要内容是理解客户需求、协调用户界面设计师、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完成产品业务逻辑的梳理和产品功能的设计。现在回看,这份工作很有挑战,因为设计、开发、测试都有各个领域更专业的同事,而我的工作却需要把这些专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目标。所以工作前期十分艰难、处处碰壁,要接洽、理解各种各样的需求、设计师会挑战产品原型不符合设计规范,开发会质疑业务逻辑、交互逻辑、开发资源也难以协调,测试会责备用例不明确、文档不规范。每天都在不断的踩坑和扯皮中度过,但也能感觉到每个方面都在逐步提升,特别是应用开发技能,因为技术门外汉和技术人员沟通很费力,导致工作开展很困难。所以我开始自学设计、开发产品,以便更流畅地和同事协作。这段经历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应是一个善于发现根本问题、技能全面、具备良好项目管理能力的人,而这样的角色,一个非任何相关专业出身的应届毕业生着实难承其重。因此我选择第一份正式工作先积累专业技能,为日后发展打基础。
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消费金融行业的数据分析师,对我而言,这又是一次巨大的转变,但在互联网公司一年多的历练,让这一次的转变更加从容。这家大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领导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自己创造了许多乐在其中的工作,遇到了三两志同道合的人,下班后也有时间陪家人、发展兴趣爱好,也算是一种幸运,并且这份幸运还在继续。
总结¶
我们这一路上有很多贵人相助,自己也踩了很多坑,有幸都挺了过来。现在,利用空闲时间和团队一起并肩作战,把更多实用、有趣的知识及产品分享给更多人成为了新的使命和乐趣,未来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